离堆公园自助游_离堆公园 门票
离堆公园的景点有:伏龙观,李冰石像,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都江堰博物馆,南桥,二王庙,玉垒山,安澜桥,宝瓶口。伏龙观:
原名范贤馆,建于晋代,是纪念汉代青城山天师道首领、天地太师西山侯——范长生而建,宋代改称伏龙观。观内前殿正中有李冰石像,是1974年迁建安澜索桥时从河中发掘的文物。雕塑于东汉建宁元年(公元168年),当时用于作水文标记。
李冰石像:离堆公园前殿正中,有李冰石像。是1974年迁建安澜索桥时从河中发掘出来的非常珍贵的文物。通高2.9米,重四吨半,造形简朴,形态持重,袖手合于胸前,微露笑容,雕塑于东汉建宁元年(公元168年),迄今已有1800多年了。
鱼嘴分水堤:鱼嘴分水堤是指形状如鱼嘴的分水堤,它昂头于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飞沙堰,溢洪道:古时称“减水河”,取排洪、排沙之意。位于金刚堤末端,按一定高程(河床到河面2.15米高),由南向北开一道200余米宽的口子。当内江水量较小时,它拦水进入内江灌区;当内江水量较大时,它把多余的水排到外江,而且由于位置设计很巧,具有强大的排沙石能力,能将流入内江的沙石再排除出去,所以称为飞沙堰。
都江堰博物馆:馆内展品不多,但可以在短时间内对都江堰水利工程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可以在参观进去前先来这里看看。
南桥:南桥是南街与复兴街之间的一座雄伟壮丽的廊式古桥。南桥不仅有精致的门楼,桥梁更是雄伟壮观,结构考究。桥上还有各种彩绘,雕梁画栋,令人赏心悦目。桥边河畔是条热闹的美食街,有各种小摊饭馆及化妆成卡通人物的艺人表演。入暮后的南桥灯光旖旎,是拍夜景的好去处。
二王庙:二王庙位于岷江右岸的山坡上,是通往都江堰鱼嘴的必经之地,为了李冰父子的丰功伟绩而建造的。内有李冰父子塑像,石壁上刻有“治水三字经”。在大殿东侧有一座临崖悬空的吊脚楼,丛荫清凉,走累了可在此歇脚饮茶;汶川大地震中,二王庙受损严重,重修后又恢复了旺盛香火。每年农历6月24-26日还有庙会。
玉垒山:玉垒山位于二王庙东侧,是个一个城市深林公园,是包含在都江堰景区内。公园内山上古木参天,绿荫如盖,还有一段明代古长城,本地人常到此晨练。游玩都江堰后,可到此登顶上玉垒阁俯瞰都江堰,以及水利工程全景,特别美。
安澜桥:二王庙前的安澜桥是我国著名的五大古桥之一,横跨在内江和外江的分水处。古老的安澜索桥下,是滔滔江水,水量大的时候,浪花可以直接拍到脚面。尽管晃悠,但索桥两侧保护得很好,非常适合拍照。
宝瓶口:宝瓶口是进入都江堰景区的第一个水利工程,用以严格控制内江水进入成都平原的流量。因从高处看像瓶口,故而得名,亦取“保佑平安”之意。俯瞰宝瓶口最好的位置是伏龙观顶层,可观涛涛江水穿过宝瓶口的盛景。
伏龙观的观景亭是纵观都江堰渠首工程全貌的最佳位置。都江堰渠首工程,由渠首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引水道三项工程组成,采取“分流导江、筑堰引水”的科学办法,成为有机联系的整体。 位于离堆脚下,为内江引水咽喉,是李冰当年开凿的一条宽20米、高40米、长80米的口子,形如瓶颈,故称“宝瓶口”。内江水冲到这里被离堆迎头顶托,形成壅水和漩流,使水更澄清,然后入口。在洪水期则迫使内江不致大量涌入狭窄的宝瓶口,只好随着漩流回壅,从飞沙堰排向外江,起节制闸的作用,确保成都平原安全。
这三项工程,结构严谨,布局完善,相互依存,互相制约,形成有机整体,收到“引水以灌田,分洪以减灾”的效益。内江水流通过宝瓶口后,再经大干渠分成千万条灌溉渠道,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扇形灌溉网,使川西平原千里沃野,农产丰饶,成为“天府之国”。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