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世民和武则天什么关系

2.李道宗和李世民是什么关系

3.唐太宗对群臣说他之所以能开创贞观之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李靖与李世民关系好吗

5.唐太宗李世民简介简短

晋祠李世民碑文内容_晋祠公园李世民和群臣铜像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1一说599年1月23日2-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3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4 (概述内来源5)

李世民和武则天什么关系

在一次朝会上大臣们夸赞李世民的功业,虽然每个大臣都挖空心思大加赞扬,但唐太宗认为大家夸的不够透彻不得要领,最后自己总结说:“朕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成就,主要因为五个原因:第一,自古以来帝王多嫉恨那些比自己强的人,而我看到臣下的优点,就像自己也具有这些优点;

第二,人的品行、能力,很难兼备,我能舍弃其短处,而取其所长;

第三,身为君主的,经常见到贤者就想拉拢为心腹,见到品格较差的就想彻底摒弃,而我则是见到品德优良的就敬重之,见到差一些的就爱怜他们的不幸,这就让贤与不贤,都能各得其所;

第四,古来君主大多厌恶正直人士,或公开杀戮,或暗中陷害,没有一个朝代没有这种事,我登基以来,朝廷上站的一个挨一个的都是正直之士,从没有罢黜斥责过一位正直的人;

第五,自古都是看重中原人士,而贬低周边民族人士的,而我对各族的爱护是一样的,所以各民族依附我都像子女对父母一样有深厚情感。这五条,就是朕成就今日功绩的理由。”

李道宗和李世民是什么关系

李世民和武则天是夫妻关系,后来嫁给了李世民的儿子李治。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被册立为皇太子。八月初九日即皇帝位,年号贞观。武_,即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即位年龄最大(67岁)及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

李世民主要成就

在位初期,李世民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

对外开疆拓土,攻灭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与北方地区各民族融洽相处,获得尊号“天可汗”,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础。

武则天主要成就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在位前后,“明察善断”,多权略,知人善任,重视人材的选拔,开创殿试、武举及试官制度。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同时大肆唐朝宗室,兴起“酷吏政治”。军事上收复并稳定安西四镇,一度使后突厥归降。

唐太宗对群臣说他之所以能开创贞观之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李道宗是李世民的堂弟。

李道宗和李世民都是李虎的曾孙,李虎生子李_、李璋,李道宗是李璋一脉,李璋生李韶,李韶生李道宗。

李世民是李_一脉,李_生李渊,李渊生李世民,即李道宗和李世民是同辈,因李世民(598年生)年长,所以李世民是堂兄,李道宗(602年生)是堂弟。

扩展资料:

1、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649年在位),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唐高祖李渊嫡次子,母为太穆皇后窦氏。

李世民在位初期,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

对外开疆拓土,攻灭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让各民族融洽相处,北方各族共同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2、李道宗

李道宗(602年-653年),字承范,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唐朝初年的宗室,西魏、北周八柱国之一李虎的曾孙,北周梁州刺史李璋之孙,追封东平王李韶之子,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唐朝初期重要将领。

李道宗一生参与破刘武周,破王世充,灭厥、吐谷浑,征高句丽等诸多战役,为唐王朝的统一和开疆拓土立下赫赫战功,李道宗在唐朝初年的宗室人物中与李孝恭并称为贤。

唐太宗在晚年评价李道宗为与李_、薛万彻二人齐名的名将。晚年遭长孙无忌、褚遂良的陷害,流放象州(今广西柳州),途中病死。

百度百科——李道宗

百度百科——李道宗

李靖与李世民关系好吗

贞观九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当年刚刚平定京师,宫中的美女、奇珍玩物,没有一个宫院不是满满的。可隋炀帝还是不满足,横征暴敛搜求不止,加上东征西讨,穷兵黩武,弄得百姓无法忍受,于是导致了隋朝灭亡。这些都是我亲眼见到的。”

“因此我每天从早到晚辛勤努力、毫无厌倦,只求清净无为,使天下不生事端,从而做到徭役停罢,五谷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治国好比种树,只要树根稳固不动摇,就能枝繁叶茂。君主能够实行清净无为,百姓怎会不安居乐业呢?”

出处:唐代吴兢的《贞观政要》

原文: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对待贫苦百姓,唐太宗并没有表现出高高在上的样子,而且反而恰恰相反。他对待这些流离失所的百姓,表现出了怜悯之心,同时他也关心农民的疾苦对待百姓他是格外的照顾,也因此受到百姓们的喜欢。

李世民他时刻都有着国家责任感。而且心中一直存在着危机感一直督促自己学习,而且不能贪图享乐这也就为唐朝的盛世做出了铺垫。像这样有危机意识的他确实非常优秀。时刻提醒着自己提高着自己,当时的百姓能够有这样的优秀杰出的皇帝,能够过上幸福稳定的生活也是不容置疑的。

同时李世民也是一个胸怀坦荡,光明磊落的一个人物,做事非常的果断,而且他有着广大的胸襟同时在治理社会方面他也是有着远大的抱负。

扩展资料:

吴兢著《贞观政要》旨在歌颂“贞观之治”,总结唐太宗时代的政治得失,希望后来君主以为借鉴。

书中所记基本为贞观年间唐太宗与魏征等大臣的问答,以及皇帝的诏书、大臣的谏议奏疏等,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思想、生活等方方面面,尤以讨论君臣关系、君民关系、求谏纳谏、任贤使能、恭俭节用、居安思危为其重点。

《贞观政要》写作于开元、天宝之际。当时的社会仍呈现着兴旺的景象,但社会危机已露端倪,政治上颇为敏感的吴兢已感受到衰颓的趋势。为了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简短

李靖与李世民

中国封建史上最为辉煌鼎盛,发展的黄金时期,当属浩浩的大唐王朝了。而开启这个长达三百年之久大唐盛世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治下的“贞观之治”。李世民和他的唐朝之所以有这样的盛誉,被后世所景仰,除了他自身的雄才伟略之外,也还在那些文武群臣们的赤胆忠心和治世之才,其中李世民就和李靖成就了帝王和武将关系的典范。

李世民画像

李世民早年跟随父亲李渊起兵,因为胆识过人又熟识兵法,所以他能征善战,攻洛阳,降王世充,俘窦建德,也是一位常胜将军。后来成为帝王,是历史上少有的骁勇皇帝。经历丰富的李世民登基后,没有被眼前的利益蒙蔽双眼,而是善于听取谏言,为唐朝的发展呕心沥血励精图治。

出生官宦世家的李靖在归顺李唐之后,尽数展现出了他非凡的将帅之才。李靖不同于其他将领,他不仅是个文武兼备的将帅,懂得排兵布阵,战略部署,冲锋陷阵,更知晓百姓为社稷之本,有着长远的眼光。至于李靖的战功那自是不用说的,灭南梁,铲除厥,征吐谷浑,其中每一项都足以名垂青史。

李世民并没有像朱元璋那样,对开国功臣极力绞杀,而是对他们加以充分的信任。李靖的战功放在史上哪个朝代不是功高盖主的,哪个主子会容忍这样的人在身边?但是李世民就可以,故而才会有李靖对大唐的回报。战场之外,李世民和李靖也是经常讨论兵法,李世民总是会被李靖独到的见解所佩服。后二人的交流被编撰成书,既是《李卫公对问》。后李靖年老病逝,李世民痛苦万分,谥号景武。

唐朝李靖的儿子

李靖是唐初的著名军事家,在唐太宗时期官拜兵部尚书,曾经南下消灭南梁政权,平定辅公u,北上击灭厥,年迈之际还远征吐谷浑。李靖的军威声望可谓是名震四海,敌寇无不闻风丧胆。身为卫国公的李靖生有儿子,长子名叫李德謇,次子李德奖。

李靖

长子李德謇生卒不详,三原人,官拜将作少匠。李德謇还曾受太子李承乾的逼宫一案牵连过。因为李承乾是长子,所以八岁时就被立为太子,但是长大后对太宗阴奉阳违,对自己的老师也是极为不耐烦,甚至有谋杀老师的嫌疑。贞观十七年(公元642年),心胸狭隘的李承乾忍受不了有夺嫡之心的胞弟李泰深受宠爱的现实,于是试图将李泰谋杀掉。事情失败暴露了,头脑冲昏了的李承乾同汉王李元昌,驸马杜荷等人勾结,意欲逼宫。但是事情败露地过早,被太宗一并拿下。

太子谋反按律是当斩的,但是唐太宗实在爱子心切,他不忍心将李承乾杀掉于是把他贬为庶民流放到外地去了。其他的从犯要么被处死,要么被发配边疆,其中就有倒霉的李靖长子李德謇。但是李靖毕竟官位高,所立功勋大,所以李德謇后在父亲的缘故下迁到吴郡,后承袭了李靖的卫国公爵位。

关于次子李德奖的记录就更少了,传说好游的他跑去蜀山练剑去了。李德奖成了当年声震江湖的蜀山五侠之一的“赤金剑”。这一个庙堂之上,一个江湖之远,李靖二子的选择差别还是蛮大的。

李靖兵法

李靖是唐初一代最为著名的军事家,他仅以两个月就拿下了雄踞江南的南梁政权,然后平定辅公u叛乱。随后李靖又剑锋转北,厥就此成为往事,吐谷浑也被打的落花流水。纵观李靖用兵一生,战无不克,实乃常胜将军也。文韬武略的李靖还根据平生经验写出来诸多著名的军师理论著作,像《六军镜》、《阴符机》、《玉帐经》等等,只可惜多数已经失传了。

李靖画像

李靖的用兵之道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了自己的深远的见解。在对内治军上,李靖坚持奖罚分明,军法严正,而且不避亲疏,有恶必惩。李靖认为,只有严明军纪的军队,才有出色的战斗力,才能得到百姓的支持,从而拥有源源不断的战力供给。故而李靖的军队所到之处,没有一处是被烧杀抢掠的。

在对外作战方面,李靖始终奉行因势利导,循序善诱的准则。用兵,只要能够看得到其中的势力,分辨清天时、地利、人和中的优势劣势,就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做出一套正确的方案。李靖认为在古时候的战场,要重视地形所起到的作用。倘若作战双方都拥有有利地势,那么让与对面,自己则设计埋伏。倘若都是不利的地段,则佯装离去,待到敌方出来再立刻中途杀出。而在一些深谷之地,骑兵勿进;一些阴暗沼泽,兵马勿进;一些辽阔地带,才是骑兵冲杀的优势。所以李靖能够精准地看到每一处战争里致命点,攻无不克。

李靖可以说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难得的名将,唐王朝在他的征战下,提前完成了收复边疆的任务,他也成了后世敬仰的大英雄。

李靖的表字是什么

古时候男子成人,也就是过了二十岁后,除了长辈和领导之外,同辈中交情一般的人不便于直呼他的姓名,否则就是对他的不尊重。但是人在世,总要有个区别于他人的符号,所以由此早在商代就演变出了“表字”,就是通常所说的“字”。

李靖

李靖是唐朝初期著名的军事家,虽然早先是隋朝下面的小官,后被起兵的李渊父子擒住,在即将被斩杀的那一刻高呼愿为李唐效命。佩服李靖胆识的李世民将其收于自己的帐下,从此李靖开始了他非凡的征战之程。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就随这李世民在攻打王世充的战役中初露锋芒,后被任命南下削平萧铣的政权,途中李靖还帮助李孝恭扫除了蛮兵之患。武德四年,李靖趁着骤雨大水出其不意,拿下荆门、宜都直捣江陵,南梁政权自此被削平。后有大破辅公u,并北上剿灭了猖獗的厥势力,从此扫去了唐朝北部的隐患。年迈之际有兴兵西进,消灭了进犯凉州的吐谷浑军队,直打的敌将斩杀了首领投降唐军。

李靖文韬武略,能征善战,为大唐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他出将入相,官位一度拜至兵部尚书是为当朝宰相之一。身份地位以及贡献如此之高的李靖,除了李世民还有几个关系铁杆的好友能直呼其名外,谁能大胆叫他李靖呢?李靖也有个表字,叫做药师,所以他也叫做李药师。但是李靖并不是卖药、配药的师傅,而是一个会打仗的雄才将军。

唐朝李靖简介

李靖生于公元571年的雍州三原,是隋末唐初的一代名将,他文武兼长,擅长出奇制胜的兵法之道。李靖一家世代为官,所以早年他在隋朝为仕。虽然都是些品阶不高的官职,但是李靖本人杰出的才华还是享誉众多官员之间的,都认为这年轻人将来能够为朝廷建功立业。但是他们没料到的是,李靖后来效力的朝廷成了他们的死对头――李唐王朝。

李靖剧照

大业末年,各地已经涌现了抵抗隋朝暴政的势力了,李渊也是暗地里蠢蠢欲动。本打算将此事告知朝廷的李靖,最后还是发李渊抓捕,在临刑前一刻,李靖为了还未实现的报复,大声疾呼请求为李唐效命。李渊父子佩服李靖的胆略,后李世民收于自己府中。

从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开始,李靖随秦王东下平定各地的割据势力,首当其冲就是已然称帝的王世充,这一站李靖初露锋芒。之后李靖奉命率军继续东下平定割据在江南的南梁政权,途中还为李瑗出计,一举击败了曾经作乱猖狂的蛮兵。武德四年,实为三军统帅的李靖在解除了巴蜀之地的后顾之忧后,南下直取江陵。李靖兵出奇招,趁着暴涨的江水萧铣以为李靖不会出兵之际,他冲破了江浪,连拿荆门、宜都和夷陵。随后李靖亲率骑兵直奔南梁大都,封锁各路,为后续大军争取了时间。江陵城终于在李靖的大军压力之下,开门投降。

李靖不仅在李唐收复割据势力的过程中屡立战功,他也在对外突厥的战斗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李靖的阴山之战,以少胜多,最终消灭了厥,确保了大唐的边境安定。之后又远征吐谷浑,早已年迈的李靖再次焕发了精神,击败了进犯凉州的吐谷浑,并且一直打到了新疆,直让敌军山穷水尽。李靖的一生可谓是战功赫赫,攻无不克,去世后谥号景武。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是唐朝第二位皇帝,627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在位,年号贞观。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他是杰出的军事家,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最终统一中国。

后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弟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二人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让位,李世民即位。李世民即位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成为中国史上著名的明君。

唐太宗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并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唐太宗在位23年,享年50岁,初谥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昭陵。674年加谥文武圣皇帝,749年加谥文武大圣皇帝,754年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扩展资料

李世民(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侯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不久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李世民在位期间,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诗作与墨宝传世。

李世民即帝位不久,按秦王府文学馆的模式,新设弘文馆,进一步储备天下文才。李世民知人善任,用人唯贤,不问出身,初期延揽房玄龄、杜如晦,后期任用长孙无忌、杨师道、褚遂良等,皆为忠直廉洁之士;其他如李勣、李靖等,亦为一代名将。

此外,李世民亦不计前嫌,重用建成旧部魏徵、王圭,降将尉迟恭、秦琼等,人才济济。又命高士廉、令狐德棻等人重修《氏族志》,着重立德﹑立言﹑立功,以功臣代替世胄;又通过科举,吸纳有才干的庶族士人,用科举代替门第。从而,寒门子弟入仕机会大增,为政坛带来新气象。此外,更接纳封德彝之议,命宗室出任官吏,以革除其坐享富贵的恶习。

李世民在位期间使隋制更趋于完善。如中央朝廷方面延续了三省六部制,特设政事堂,以利合议问政,并收三省互相牵制之效;地方上沿袭了隋代的郡县两级制,分全国为十个监区(道)。此外,行府兵制,寓兵于农;均田制、租庸调制、科举制等皆有所发展。

参考资料:

李世民(唐太宗)-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