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地坛公园景点介绍

2.北京地坛公园介绍怎么去-好玩吗

3.介绍一下北京地坛

4.没有预约能去地坛公园吗?

5.和平里的景观介绍

6.地坛公园什么时候开放

7.地坛开放时间是什么时候

8.地坛公园银杏大道观赏时间+景点介绍

地坛公园介绍,地坛公园介绍英文版带翻译

地坛是北京古代皇室祭祀天地最著名的地方之一,与天坛相对应。每年这里都会举办各种盛大的活动,比如一年一度的地坛庙会,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市民。下面详细介绍一下。

:地坛公园开放时间

1.开放时间为每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早6点至晚21点30分。

2.每年11月1日至4月30日早上6:00至晚上20:30开放。

门票:2元/人(不含园中园)

3.地坛公园皇宫客房开放时间为每天上午8:00至下午17:00。

门票价格:5元/人

地坛简介

地坛现保护为地坛公园,北京第二大坛,占地37.4公顷。它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帝王之神的地方,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大的古代祭地坛。

地坛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它是研究古代皇家文化、宗教和信仰的重要场所。这里每年都有大型庙会举行,在北京及周边地区非常有名。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2号

北京地坛公园景点介绍

警:去北京地坛公园的门票多少钱?开发时间是什么时候?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门票:2.00元

花园另外收费5元。

开放时间:

6:00-21:00

门票优惠政策

1.全日制大、中、小学生凭有效身份证件可享受半价优惠。

2.65岁以上老人持身份证或老年证可享受免票。

简介:

地坛,又名方泽坛,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它是北京五大坛中的第二大坛。位于安定门外东侧,天坛对面,与雍和宫、孔庙、国子监隔江相望。

地坛是一座庄严、古朴、典雅的皇家坛庙。它是明清两代祭祀帝都之神的地方,也是中国最大的祭坛。

祭坛总面积37.4公顷,呈正方形。整个建筑根据中国古代“天圆地方圆”、“天青地黄”、“天广北广”、“龙凤”、“乾坤”等传统的、象征性的传说构思设计。坛内有方泽坛、内廷、屠场亭、翟宫、神库等古建筑。

中国成立后,所有的建筑,如斋宫,方泽寺,故宫等。先后进行了修缮,重建了地坛牌楼和钟楼,新建了牡丹园、季芳园、玫瑰园、银杏路等景点。地坛周边环境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和修复,不仅恢复了往日的庄严肃穆,而且丰富了园林景观,使古老的地坛焕发出勃勃生机。

自1985年起,每年春节在地坛公园举办春节文化庙会,至今已成功举办21届。这里不仅有模仿清朝祭祀的大型演出,还有许多民俗文化在这里展示和延伸,以其较高的艺术品位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享誉海内外。

以上是北京天坛公园的门票信息和开放时间。希望对你有帮助。

/p

北京地坛公园介绍怎么去-好玩吗

北京地坛公园在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地坛公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开放时间旺季的时候是6:00-21:30,淡季开放时间是6:00-20:30。地坛公园是明世宗以后明清两代皇帝每年夏至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

地坛的古建筑有方泽坛、宰牲亭、皇_室、斋宫、神库等,地坛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地坛的建设以及整体布局是按照我国古代“天圆地方”、“天青地黄”、“天南地北”、“龙凤”、“乾坤”等传统和象征传说构思设计的。

古代的时候天圆地方的观念源远流长,所以地坛公园建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象征大地的正方形为几何母题而重复运用。

地坛公园每年都要举行地坛庙会,时间是在每年农历腊月三十至正月初七,主要就是以古坛风貌为依托,开展一些民族、民间、民俗特色活动。

可以到达地坛公园的公交车有13、116、62、44、117、909、800、807、820、358、119、407、328、803、18、850、113、858、644、643路等。

介绍一下北京地坛

北京地坛,原本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的地方,属于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其内留存大量传统古建筑,其内还非常有名的应该是春节庙会了。北京内极具名气的庙会,北京地坛公园会是怎样,介绍给大家。

园内植物

具备这么历史悠久的公园,其内的植物可谓那是一个古老。公园内一级古树就有89株,二级古树87株。

其内种植的树种就包括有侧柏、桧柏、国槐、枣树、榆树、银杏、楸树等。

其生长位置多集中在方泽坛周边区域。

不少树木的生长年限已经是超过300年。年代岁月赋予老树更加历史风霜的古老和苍劲的感觉。

古树群更是成为公园的独特景观,每一颗古树都有属于自己的档案记录。还有专人维护,地坛公园已经在2005年就完成了古树的修复工作。

公园内最著名的就是独臂将军柏和大将军柏、老将军柏三棵古树。

景点景观

神库

建造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建筑群主要有四座五开间的悬山式大殿和两座井亭组成。

正殿为“神库”,神库主要是存放迎送神位用的凤亭(抬“皇地_”神位的轿子)、龙亭(抬配位、从位诸神位的轿子)和遇皇_室修缮时,临时供奉各神位的地方。

东配殿、西配殿、南殿、东、西井亭都跟祭祀环节相关。

宰牲亭

祭祀中的祭祀品,如猪、牛、羊等等的宰杀便是在此处。

每逢祭祀前一天子时初刻,在此举行宰牲仪式

斋宫

祭地时,皇帝吃斋的地方。清代的各个皇帝都曾在这里斋宿。

皇_室

明朝时期建造,也是地坛中的主要建筑物。

明、清两代是供奉皇地_神,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五陵山神位之所。

神马殿

神马殿,始建于1530年。

牌楼

地坛主门——西门的第一座建筑物。祭地的时候首先会经过这里。

祭祀文化

祭祀共分九个仪程,每进行一项仪程,皇帝都要分别向正位、各配位、各从位行三跪九叩礼,从迎神至送神要下跪70多次、叩头200多下,历时两小时之久。

当然这么费时费力的事情,也不是皇帝非要执行的,一般还会有派遣亲王或皇子代为行礼。

没有预约能去地坛公园吗?

地坛

地坛坐落在北京城安定门外,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皇地祗的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连续祭祀时间最长的一座地坛。自公元1531~1911年,先后有明清两代的十五位皇帝在此连续祭地长达381年。明朝前期祭地与祭天是合并在今天的天坛内举行的,直到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定立四郊分祀的制度以后,才另建坛祭地,当时称作方泽坛。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改叫地坛。

地坛分为内坛和外坛,以祭祀为中心,周围建有皇祗室、斋宫、神库、神厨、宰牲亭、钟楼等。它的面积不大,37.3公顷,占地仅为天坛的1/8左右。举行祭地大典的方泽坛平面为正方形,上层高1.28米,边长20.5米,下层高1.25米,边长35米,乍一看去,似乎给人以矮小、简单之感。但是,就在这看似一无所有的表象下面,却隐含着象征、对比、透视效果、视错觉、夸大尺度、突出光影等一系列建筑艺术手法,隐含着古代建筑师们的匠心构思。

在古代中国,“天圆地方”的观念源远流长,因此,作为祭祀地祗场所的地坛建筑,最突出的一点,即是以象征大地的正方形为几何母题而重复运用。从地坛平面的构成到墙圈、拜台的建造,一系列大小平立面上方向不同的正方形的反复出现,与天坛以象征苍天的圆形为母题而不断重复的情形构成了鲜明的对照。这些重复的方形,不仅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而且还创造了构图上平稳、协调、安定的建筑形象,而这又与大地平实的本色十分一致。

按照古代天阳地阴的说法,方泽坛坛面的石块均为阴数即双数:中心是36块较大的方石,纵横各6块;围绕着中心点,上台砌有8圈石块,最内者36块,最外者92块,每圈递增8块;下台同样砌有8圈石块,最内者200块,最外者156块,亦是每圈递增8块;上层共有548个石块,下层共有1024块,两层平台用8级台阶相连。凡此种种,皆是“地方”学说的象征。

方泽坛建筑艺术上的又一突出成就体现在空间节奏的完美处理。全坛方形平面向心式的重复构图,使位于中心的那座体量不高不低的方形祭台显得异常雄伟,这种非凡的气魄,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是最大限度地去掉周围建筑物上一切多余的部分,使其尽可能地以最简单、最精练的形式出现,从而形成了一个高度净化的环境;其次则是巧妙的空间结构处理手法:两层坛墙被有意垒砌成不同的高度,外层墙封顶下为1.7米,内墙则只有0.9米,外层比内层高出了将近一倍;外门高2.9米,内门高2.5米。两层平台的高度虽然相近,但台阶的高度却不同:上层台宽3.2米,下层台宽3.8米。这种加大远景、缩小近景尺寸的手法,大大加强了透视深远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安排还造成了祭拜者的一种特殊的心理节奏:当他沿着神道向祭坛走去时,越向前走,建筑就越是矮小,而祭拜者本人就越是显得高大,当他最终登上祭坛时,自然会有一种凌空抚云、俯瞰尘世之感。除了视觉上促使人产生节奏感之外,这里还重视人的触觉,特别是脚的感觉。中国建筑历来重视地面的铺作和道路、台阶的距离远近曲直,目的即是要创作出一种特定的意境或气氛。方泽坛的空间和距离,从一门到二门,二门到台阶前都是32步左右,两层平台都是8级台阶,上二层平台又是32步左右。这种人行进间持续时间久暂相同的重复,自然而然地使人脚的触觉转化成心理上的节奏,舒畅的平步青云之感便油然而生。如果说,帝王祭天是为了表现自己是天之元子,是受命于天的话,那么,他们在祭地之时,所要强调的是自己君临大地、统治万民的法统。因此,天坛建筑以突出天的至高无上为主,祭天者被放到了从属地位,而地坛建筑则不然。它虽然也要表现大地的平时与辽阔,但更要突出作为大地主人的君王的威严,要唤起 帝王统治万民的神圣感和自豪感,所以,营建地坛的古代建筑师们才煞费苦心地做了上述构思与设计。

地坛建筑在色彩运用方面也颇具匠心.全部方泽坛只用了黄、红、灰、白四种颜色,便完成了象征、对比、过渡,形成了协调艺术整体、创造气氛的作用。祭台侧面贴**琉璃面砖,既标明其皇家建筑规格,又是地坻的象征,在中国古代建筑中,除了九龙壁之外,很少见到这种做法。在黄瓦与红墙之间以灰色起过渡作用,又是我国古代宫廷建筑常见的手法。整个建筑以白色为主并伴以强烈的红白对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红墙庄重、热烈,汉白玉高雅、洁净;红色强调粗重有力,白色如轻纱白云,富有变幻丰富的光影和宜人的质感;红色在视觉上近在眼前,象征尘世,而白色则透视深远的效果,远方苍松翠柏的映衬,又使祭坛的轮廓十分鲜明,更增添了它神秘、神圣的色彩。

和平里的景观介绍

地坛公园不用预约,直接门口买票。

地坛公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占地37.4公顷。公园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场所,也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地坛公园有方泽坛、皇祇室、牌楼、斋宫等著名旅游景点。年被评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地坛公园现有古树176株,其中一级古树89株,二级古树87株,树种为侧柏、桧柏、国槐、枣树、榆树、银杏、楸树。地点多集中分布于方泽坛周边区域。

扩展资料:

景点介绍

1、宰牲亭

宰牲亭,是古代皇家祭地前宰杀祭祀用的牲畜(犊、豕、羊、鹿)的场所。每逢祭祀前一天子时初刻,在此举行宰牲仪式。门内两侧原有井亭各一座。

2、斋宫

斋宫为皇帝祭地时斋宿之所。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各帝都曾在此斋宿。主体建筑坐西面东,由西、南、北三殿组成,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建。?

3、皇祇室

皇祇室始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是地坛的主要建筑之一。明、清两代是供奉皇地祇神,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五陵山神位之所。1925年地坛辟为“京兆公园”,曾在此设“通俗图书馆”,1986年秋定为“地坛文物陈列室”。

百度百科-地坛公园

地坛公园什么时候开放

地坛公园

地坛公园位于北京市安定门外大街东侧,与雍和宫隔河相望,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一座环境幽雅、庄严肃穆的皇家坛庙园林。

地坛又称方泽坛,也称拜台,建于明代嘉靖九年,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地的场所,这样宏伟宽敞的祭地坛,在国内外都是首屈一指的。西门牌楼高大雄伟壮观,是根据清代乾隆时所建式样重新修建的,建设规模居北京市牌楼之最,绿色的琉璃瓦面,绘以单凤图,双凤图和牡丹图案,正面中心有地坛二字,背面核心有广厚街字样,是地坛公园的主要景点之一。

新增了月季园、牡丹园、集芳圃等新的园林景点。其中由艺术大师刘海粟题名的月季园是一个集展览、观赏、科普于 。

一体的月季花园,内有月季300余种;幽雅别致的牡丹园中喷水池、石拱桥、亭廊、水榭相接;集芳圃则是别具特色的园中园。

地址:东城区安外大街甲2号

开放时间:每日6:00--21:00

门票:2元

位置:位于北京市安定门外大街东侧,与雍和宫隔河相望

地坛是座庄严肃穆、古朴幽雅的皇家坛庙,过去曾是禁区。1911年清皇朝被推翻后,祭地礼仪废止,由封闭性转向开放。1923年8月,被黜清帝溥仪为筹款救济日本东京大地震之灾民,而首次售开放地坛。1925年经过多方筹款,将地坛进行整修后,辟为“京兆公园”,在园内增设世界园(画地为图,以石代山,以草代水,以花木辨其国土,以旗帜志其国名的露天大沙盘)、运动场、通俗图书馆等。1928年改为“市民公园”,1935年停办公园,仍以“地坛”名开放,1957年4月21日恢复公园,称“地坛公园”。

由于年久失修,加之1911年后屡驻军队、医院,部分古建筑及古柏遭到严重破坏。1981年以来,国家投资四百余万元,对古建筑进行了复原整修与重建,年5月1日地坛公园正式开放,并于5月24日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颂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重建后的地坛公园增设了一些中档旅游设施,并新建了“牡丹园”、“集芳囿”等古典式景园和月季园,一个昔日的禁区,今日已成为首都人民和国内外广大游人所向往的游览胜地。

1、从北京站、崇文门方向可乘104、108路车至地坛站下车,由西天门入园。

2、从天坛、永定门方向可乘803路车至雍和宫下车,由南天门入园。

3、从动物园、西直门方向来可乘27路车至安定门站下车,由西天门入园。

4、从玉渊潭、三里河方向来可乘13路车至雍和宫站下车,由南天门入园。

5、从中关村方向来可乘302、367路车至和平街北口转13、62路车至雍和宫站下车,由南天门入园。

6、从东直门外方向可乘18路车至地坛站下车,由西天门入园。

7、从北沙滩、北苑方向来可乘328、358及407路至安定门站下车,由西天门入园。

8、从大北窑、工人体育馆、农展馆方向来可乘113路车至安定门终点站下车,由西天门入园。

9、地铁沿线各地可乘地铁至雍和宫站下车,由南天门入园。

10、从九龙游乐园、航空博物馆方向来可乘912路车到地坛站下车,由西天门入园。

11、从龙潭湖游乐园方向来,可乘116、807路车到雍和宫站下车,由南天门入园。

地坛公园从1985年起每年都举办春节文化庙会,赶会的国内外游人年达120万人次之多,庙会盛况扬及海外。地坛公园正以其较高的文化品味,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

地坛公园的另一项活动就是“祭地表演”。祭地礼仪,随着历史的深化内容不断扩充,形成了一套礼仪制度,明清两两朝祭地形式尤为隆重。每逢农历夏至或国有大事,当朝皇帝都要亲至地坛拜祭,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按照清代乾隆时期的祭拜程序,编排了“仿清祭地表演”。看到“皇帝”及“文武百官”三拜九叩,仪仗队威武庄重的恢宏场面,您也会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感慨!

在古代中国,“天圆地方”的观念源远流长,因此,作为祭祀地祗场所的地坛建筑,最突出的一点,即是以象征大地的正方形为几何母题而重复运用。从地坛平面的构成到墙圈、拜台的建造,一系列大小平立面上方向不同的正方形的反复出现,与天坛以象征苍天的圆形为母题而不断重复的情形构成了鲜明的对照。这些重复的方形,不仅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而且还创造了构图上平稳、协调、安定的建筑形象,而这又与大地平实的本色十分一致。

按照古代天阳地阴的说法,方泽坛坛面的石块均为阴数即双数:中心是36块较大的方石,纵横各6块;围绕着中心点,上台砌有8圈石块,最内者36块,最外者92块,每圈递增8块;下台同样砌有8圈石块,最内者200块,最外者156块,亦是每圈递增8块;上层共有548个石块,下层共有1024块,两层平台用8级台阶相连。凡此种种,皆是“地方”学说的象征。

方泽坛建筑艺术上的又一突出成就体现在空间节奏的完美处理。全坛方形平面向心式的重复构图,使位于中心的那座体量不高不低的方形祭台显得异常雄伟,这种非凡的气魄,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是最大限度地去掉周围建筑物上一切多余的部分,使其尽可能地以最简单、最精练的形式出现,从而形成了一个高度净化的环境;其次则是巧妙的空间结构处理手法:两层坛墙被有意垒砌成不同的高度,外层墙封顶下为1.7米,内墙则只有0.9米,外层比内层高出了将近一倍;外门高2.9米,内门高2.5米。两层平台的高度虽然相近,但台阶的高度却不同:上层台宽3.2米,下层台宽3.8米。这种加大远景、缩小近景尺寸的手法,大大加强了透视深远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安排还造成了祭拜者的一种特殊的心理节奏:当他沿着神道向祭坛走去时,越向前走,建筑就越是矮小,而祭拜者本人就越是显得高大,当他最终登上祭坛时,自然会有一种凌空抚云、俯瞰尘世之感。除了视觉上促使人产生节奏感之外,这里还重视人的触觉,特别是脚的感觉。中国建筑历来重视地面的铺作和道路、台阶的距离远近曲直,目的即是要创作出一种特定的意境或气氛。方泽坛的空间和距离,从一门到二门,二门到台阶前都是32步左右,两层平台都是8级台阶,上二层平台又是32步左右。这种人行进间持续时间久暂相同的重复,自然而然地使人脚的触觉转化成心理上的节奏,舒畅的平步青云之感便油然而生。如果说,帝王祭天是为了表现自己是天之元子,是受命于天的话,那么,他们在祭地之时,所要强调的是自己君临大地、统治万民的法统。因此,天坛建筑以突出天的至高无上为主,祭天者被放到了从属地位,而地坛建筑则不然。它虽然也要表现大地的平时与辽阔,但更要突出作为大地主人的君王的威严,要唤起 帝王统治万民的神圣感和自豪感,所以,营建地坛的古代建筑师们才煞费苦心地做了上述构思与设计。

地坛建筑在色彩运用方面也颇具匠心.全部方泽坛只用了黄、红、灰、白四种颜色,便完成了象征、对比、过渡,形成了协调艺术整体、创造气氛的作用。祭台侧面贴**琉璃面砖,既标明其皇家建筑规格,又是地坻的象征,在中国古代建筑中,除了九龙壁之外,很少见到这种做法。在黄瓦与红墙之间以灰色起过渡作用,又是我国古代宫廷建筑常见的手法。整个建筑以白色为主并伴以强烈的红白对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红墙庄重、热烈,汉白玉高雅、洁净;红色强调粗重有力,白色如轻纱白云,富有变幻丰富的光影和宜人的质感;红色在视觉上近在眼前,象征尘世,而白色则透视深远的效果,远方苍松翠柏的映衬,又使祭坛的轮廓十分鲜明,更增添了它神秘、神圣的色彩。

公园现存有方泽坛、皇祗室、宰牲亭、斋宫、神库等多处古建。为保护这些优秀文化遗产,东城区园林局于95年投资30余万为古建大殿安装了防火保护神——烟感报警系统,并先后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维修保护,特别是1999年完成对神马殿的居民搬迁和修缮,2000年又自筹资金200多万进行了钟楼复建和坛墙修复,为20世纪地坛文物古建保护工作划上一个圆满句号。 经过多年建设,它已由过去衰败破落的祭祀坛庙发展成一座具有良好生态与景观效果的皇家园林。

地坛开放时间是什么时候

地坛公园开放时间:6:00--21:00

地坛公园景点介绍:

位于北京市安定门外大街东侧,与雍和宫隔河相望,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一座环境幽雅、庄严肃穆的皇家坛庙园林。地坛又称方泽坛,也称拜台,建于明代嘉靖九年,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地的场所,这样宏伟宽敞的祭地坛,在国内外都是首屈一指的。西门牌楼高大雄伟壮观,是根据清代乾隆时所建式样重新修建的,建设规模居北京市牌楼之最,绿色的琉璃瓦面,绘以单凤图,双凤图和牡丹图案,正面中心有地坛二字,背面核心有广厚街字样,是地坛公园的主要景点之一。近年来新增了月季园、牡丹园、集芳圃等新的园林景点。其中由艺术大师刘海粟题名的月季园是一个集展览、观赏、科普于一体的月季花园,内有月季300余种;幽雅别致的牡丹园中喷水池、石拱桥、亭廊、水榭相接;集芳圃则是别具特色的园中园。

地坛公园银杏大道观赏时间+景点介绍

地坛开放时间:6:00--21:00

地坛景点介绍:

地坛公园位于北京市安定门外大街东侧,依邻北二环与雍和宫隔河相望。1990年建成的北京蜡像馆设在斋宫内。始建时,坛外辟有护坛一千四百七十六亩,坛内总面积六百四十亩。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地坛公园占地面积37.4公顷年游人量五六百万人次,是一座历史悠久,庄严肃穆,闻名遐尔的皇家坛庙园林。公园的前身地坛,又称方泽坛。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即公元1530年,是明清两帝祭地的场所,也是我国最大且是唯一现存的祭地之坛。地坛现存方泽坛、皇祗室、宰牲亭、斋宫、神库等古建筑。西门牌楼高大雄伟壮观,是根据清代乾隆时所建式样重新修建的,建设规模居北京市牌楼之最。绿色的琉璃瓦面,绘以单凤图,双凤图和牡丹图案,正面中心有地坛二字,背面核心有广厚街字样,是地坛公园的主要景点之一。方泽坛也称拜台,是帝王祭祀“皇地祗神”的主建筑,占地面积为一万七千六百八十九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这样宏伟宽敞祭地之坛,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地坛的整个建筑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端庄、雄伟、别具一格。从整体到局部都遵照我国古代“天圆地方”、“天青地黄”“天南地北”、“龙凤”、“乾坤”等传统观念和象征传说够思设计的近年来新增月季园、牡丹园、集芳圃等新的园林景点。由艺术大师刘海粟题写名识的月季园是一个集展览、观、赏、科普于一体的月季花园,内有月季节性300余种幽雅别致的牡丹园中喷水池、石拱桥、亭廊、水榭相接,芳集圃则是别具特色的园中园。园内还有城市高尔夫球场、儿童游乐场、门球场等数十项游乐项目。

我们都知道北京有一个天坛,但是其实还有一处地坛公园,这里同样的历史悠久,具有着一定的观赏价值,而在这个秋季,这里最是著名的就是银杏大道了,如果大家要去观赏的话,就来看看小编的这篇文章吧!

地坛公园银杏大道观赏时间

每年地坛公园银杏大道最佳观赏时间是十月底到十一月初。

景点介绍

北京的地坛公园,位于北京东城区这里,历史悠久,建造于明代嘉靖年间,同时也是北京这里的第二大坛,在古代是明清两代皇室举办祭祀活动的地方,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祭地之坛!

走进地坛,大家就会被这里的建筑吸引,这里的建筑多为方形的,与天坛的多为圆形的建筑相互对应着,主要包含着方泽坛、皇_室、牌楼、斋宫等著名建筑!大家可以自己去慢慢浏览的啊!

秋季的时候,我们来到地坛公园,自然是来要来这里的银杏大道走一走啊!秋风习习,马蒂都是被吹落的银杏树叶,铺满着这里,走在上面,吱呀吱呀作响,更加映衬的环境静谧啊!

大家如果喜欢摄影,来这里最好不过了,历史悠久的建筑,金灿灿的景观,这样的景色,充满着古韵,大家来这里的话,可以一边欣赏景色,一边拍照留念啊!

交通

地坛南门:地铁2号线、5号线雍和宫站,公交车13、116、62、44、130、684、909、75、特12、特2路

地坛西门:地铁2号线安定门站,104、108、124路电车或27、127、119、407、328、18、113、430、558、特11路

地坛北门:125、127路,5号线和平里北街站

地坛东门:117路

门票

门票:两元;皇_室:五元

开放时间

06:00-21:30(5月1日-10月31日周一-周日)

06:00-20:30(11月1日-次年4月30日周一-周日)另外,大家要注意的就是地坛公园皇_室开放时间为上午8:00-17:00

这些就是关于地坛公园这里的旅游信息了,马上就要到了十一,大家不如就来这里看看,虽然这里的银杏还没有很是茂盛,但是景色也是可以的!